什么是口腔黏膜白斑?
口腔黏膜白斑是指发生于口腔黏膜上以白色病损为主的损害,不能擦去,也不能以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的方法诊断为其他疾病的损害,属于口腔斑纹类疾病。
口腔黏膜白斑以5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多见,近年女性也有增多趋势。口腔各部黏膜均可发生,以颊黏膜最多见,唇、舌亦较多。
口腔黏膜白斑主要为局部刺激因素和全身因素引起,吸烟为常见原因。
口腔黏膜白斑临床表现为口腔局部黏膜粗糙、干涩,较周围黏膜硬,伴有溃疡或癌变时可出现刺激痛或自发痛。
口腔黏膜白斑目前无根治的方法,主要治疗药物为去角化药物。其治疗原则是卫生宣教、消除局部刺激因素、监测和预防癌变、定期随访。
口腔黏膜白斑可引起溃疡、出血等,影响进食,部分可发生癌变。
口腔黏膜白斑经过适当治疗后,一般预后良好,如果治疗不当或不及时,可能会发生癌变。白斑癌变率为3%~5%,应严密随访观察,必要时可多次活检。
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
众所周知,红细胞是动物体内血细胞中数量最多,作用最强的细胞。它能够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,使人体内部碳氧量保持平衡。但为什么红细胞具有这样神奇的特性?原因皆来自于血红蛋白。
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,它具有一种神奇的特性:在含氧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,在含氧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。于是,当携带有二氧化碳的红细胞随着血液运输到肺部毛细血管时,因为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,所以含氧量高,血红蛋白便于氧结合,而其中的二氧化碳随着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而排出体外。同理,流经组织细胞处毛细血管网时,含氧量低,血红蛋白中的氧气便进入到组织细胞之中,而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又进入血红蛋白里。因此,红细胞才能够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,成为血细胞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。
Copyright 2015-2022 财富赢家网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:920 891 263@qq.com